您的位置: 科学研究

【学科振兴】学院河流生态学团队在《Conservation Biology》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编辑:于红梅 预审:张伟 终审:张伟  发布日期:2025-11-17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河流生态学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中科院一区TOP)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on floodplain fishes as revealed by species–habitat networks》的研究论文。安徽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青年教师张晨为第一作者,严云志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生杨子玉、刘子瑜、李舒欣和尤文慧参与了本研究。

该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典型区域,运用物种栖息地网络(Species–Habitat Networks, SHN)系统解析了湖泊破碎化和横向水文连通性丧失对区域鱼类多样性与生态网络结构的深远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破碎化的景观中,鱼类群落呈现低连通性、低鲁棒性、高模块化和高嵌套性等显著特征,表明鱼类在破碎化洪泛平原中的抵抗力减弱。大型通江湖泊对于维持洪泛平原生态网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湖洄游型鱼类在连接不同湖泊模块、支撑网络结构方面贡献最大。此外,研究还表明鱼类最大体长与其在网络中的结构性贡献呈正相关,营养级则是决定洄游鱼类对网络稳定性影响的主要功能性状。该研究首次将物种栖息地网络方法扩展应用于淡水洪泛平原生态系统,为理解湖泊鱼类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也为在破碎化背景下制定基于水文连通性的保护与修复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对加强长江中下游平原保护、维持鱼类多样性以及恢复受损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栖息地网络(Species–Habitat Networks)概念图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20131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1A0117)资助和安徽省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项目(2023AHNYNC016XQ)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cobi.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