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术交流

【校庆进行时】环工学院优秀校友参加建校九十周年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18-05-22  浏览次数:

安徽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环工学院特邀三名优秀校友返校参加环境与食品论坛,论坛于19日下午在环工学院实验楼举行。环工学院部分教师、全体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报告由杨如意教授主持。

2002级校友、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叶文玲副教授以《砷在水稻体内的长距离运输》为题,介绍了水稻对砷的吸收和运输过程。砷是一种非必需元素,但水稻积累砷的能力非常强,具有很大的健康风险。叶文玲副教授从自然界中砷的形态和毒性出发,阐释了硅、磷以及水分处理等因子作用下水稻体内不同形态砷的变化规律,以及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施硅、施磷、淹水处理可以降低水稻对砷的积累,木质部主要运输无机砷,而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砷。

2005级校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郭耀广副教授汇报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大量废旧电池亟待处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优势与特色研究领域。郭耀广副教授已成为该领域的学术骨干,他首先介绍了锂电池的结构和目前主要的回收利用技术,并从回收液的配比、反应条件优化、电极材料预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在锂和钴两种正极材料回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

2007级校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方引博士以《我国渤黄东海黑碳的“源—汇”过程和通量研究》为题,介绍了在海洋黑碳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黑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其性质稳定,对人体健康和区域性灰霾具有一定的贡献。方引博士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渤海流域黑碳的分布特征和主要来源,分析了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细颗粒物浓度与渤海表层黑碳的通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多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渤海的黑碳量高于黄海。

三位优秀校友的精彩报告博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与会师生就土壤溶液中砷的含量、机械球磨处理材料的原理、黑碳和有机碳测定时间的选择原则与三位优秀校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011级校友、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狄广兰与三位校友一起分享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