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能力与水平,根据《关于举办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教师智慧教学大赛校赛的通知》的具体要求,学院决定举办“2025年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师智慧教学竞赛”。
一、参赛对象
学院在职在岗专任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系统承担过一门课程的教学。
(一)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须全员参加。
(二)已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类竞赛中获奖,或已获校级教学类竞赛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的教师,可以不再参赛。
(三)不符合参赛条件的新进教师,应全程参加专业选拔和学院竞赛观摩。
二、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教师智慧教学竞赛工作组。
组 长:党委书记、院长;
副组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督导组组长;
成 员:教学督导组成员、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
三、工作安排
(一)专业选拔
1. 组织实施:生态学专业、环境类专业(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2. 参赛对象:各专业教师(40周岁以下)
3. 竞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两部分,权重分别为20%、80%(参考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评分表)。参赛课程以课堂讲述为主,在智慧教学环境下进行板书与PPT结合,课堂教学时间为10分钟。
4. 相关要求:
1)各专业根据文件要求,将教师教学竞赛纳入年度工作安排,认真组织竞赛。
2)竞赛时间:9月14日(周日)下午14:30。具体安排由各专业组织落实,教学办负责统筹协调。各专业制定选拔方案和实施细则,9月10日(周三)前报教学办。
3)各专业在9月15日(周一)前将竞赛总结材料、推荐参加学院竞赛名单报教学办。
5.推荐名额:各专业按照规定参赛教师总数的30%比例(小数点四舍五入)推荐教师参加学院竞赛。
(二)学院竞赛
1. 组织实施:学院教学办
2. 参赛对象:各专业推荐教师
3. 竞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两部分,权重分别为20%、80%(参考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评分表)。参赛课程以课堂讲述为主,在智慧教学环境下进行板书与PPT结合。参赛教师须准备好2个与教学设计一致的PPT,现场随机抽取1个参加比赛,课堂教学时间为20分钟。
4. 比赛时间:9月17日(周三)下午14:30
5. 比赛地点:微格教室(具体教室待定)
四、表彰奖励与推荐
(一)教学竞赛设一等奖3名,奖金600元/人;二等奖5名,奖金300元/人;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学院将优先推荐排名靠前的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
五、教学竞赛工作的考核与绩效认定
(一)教师参赛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依据文件规定必须参赛的教师无故不参加教学竞赛者年度考核为不合格。
(二)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参赛的须提出书面申请,亲笔签名,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审批通过后生效。
(三)经审批不参加教学竞赛的教师须在竞赛年度另行以公开课形式进行教学展示。
六、教学竞赛工作量认定
教学竞赛各项工作记入工作量。
教师:完成专业选拔计5教分;参加学院竞赛计5教分;参加学校竞赛计5教分。
评委:专业评委,计4教分;学院竞赛评委,计4教分。院外聘期评委按照学校规定发劳务。
七、有关说明
(一)学院教学办负责教学竞赛总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助落实专业选拔相关安排。
(二)各专业和教学办应高度重视教师教学竞赛,根据日程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每一阶段的相关工作。
(三)本着全员参与、整体发展的原则,符合参赛条件的教师均须参加教学竞赛。
(四)教学设计要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按照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知识点,教学目标要切实体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结合。
(五)获得校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的教师,将作为安徽省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参赛选手的后备人选。学校将择优推荐获奖教师申报下一年度的教坛新秀、教研项目等质量工程项目。
上一年度发生过教学事故受通报者,参加院赛,但不予推荐参加本年度学校比赛。
联系人:教学办 曾庆枝
联系电话:5910725
附件1:
2025年度教师智慧教学竞赛参赛名单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1 | 陈中正 |
生态学 | 18 | 王珊珊 |
环境科学 |
2 | 黄羿鑫 | 19 | 袁自娇 |
3 | 姚亮 | 20 | 马舒坦 |
4 | 洪培 | 21 | 赵冰 |
5 | 刘鹏程 | 22 | 郭富裕 |
6 | 徐尚起 | 23 | 丁燕 |
环境工程 |
7 | 柳帅 | 24 | 申晓菲 |
8 | 王磊 | 25 | 李明会 |
9 | 张晨 | 26 | 方华 |
10 | 葛奕豪 | 27 | 李想 |
11 | 戴志华 | 28 | 沈舒婷 |
12 | 那萌 | 29 | 洪兵 |
13 | 孙宁 | 30 | 吴丽颖 |
14 | 姜坤 |
|
|
|
15 | 姜志永 |
|
|
|
16 | 李治中 |
|
|
|
17 | 唐丽珠 |
|
|
|
附件2
2025年度教师智慧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项目 | 评分内容 | 得分 |
教学设计 (20分) | 1.课程信息完整、清楚; 2.教学目标清晰、可实现; 3.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层次分明; 4.教学设计合理、清楚、可行; 5.教学活动及评价详细、全面、合理、可操作,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 6.教学内容精炼充实,科学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体现学科前沿; 7.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方法运用恰当、有效; 8.文字表达准确、阐述清楚; 9.能够合理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
|
课堂教学 (80分) | 1.仪态端庄,精神饱满,富有激情;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注重师生互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4.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5.在充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上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 6.课堂应变能力强; 7.语言简洁,表述清晰准确; 8.发挥课程思政的示范引领作用; 9.适当运用的数字化资源、AI工具和平台。 |
|
总分 |
|
参赛教师姓名:
评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