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交流成长感悟、总结实践成效、展示青春风采,9月26日晚,学院2025年实践归来话成长——“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总结交流展评会在清源楼C307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海兵,全体专兼职辅导员,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2023级、2024级实践学生代表,2025级新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视频。27支实践团队依次上台汇报实践开展情况和主要成长体会。“遇到挑战、调整策略、解决问题的感觉非常棒,比宅家无所事事好太多”——赴芜湖市冠军村土壤健康状况调研实践团队负责人胡光豪在汇报时的话语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各团队紧扣专业实际与社会需求,从多维度分享实践成果,涵盖红色文化学习、美丽中国调研、乡村振兴服务、志愿环保宣教、科研创新实践等领域,实现“走出校园后的认知重构”,书写“大学生实践的在地意义”,充分展现了生环学子的专业能力和青春担当。
张海兵充分肯定了各团队的实践活动,为同学们“自找苦吃”的学习意识、实践担当点赞。他鼓励同学们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思政引领、夯实专业基础、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创新能力、优化模式建构,在传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建设,本着“突出主题、强化指导、确保安全、创新形式、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助力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形象。2025年暑期,学院共动员400余名青年大学生组建27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山林湖泊、工矿企业、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将专业课堂延伸到社会大地,实践队员们在“走、看、讲、思、做”的深度体验中,不仅交出了一份扎实的实践答卷,而且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