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院新闻

【学术报道】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董宏坡研究员做客生态与环境论坛

编辑:胡坡 预审:胡好远 终审:胡好远  发布日期:2025-08-04  浏览次数:

7月30日下午,生态与环境学院诚邀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董宏坡研究员做客生态与环境论坛。董宏坡研究员做了题为“河口湿地微生物驱动的N2O排放机制”的报告。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氧化亚氮(N2O)作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其浓度持续上升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使得N2O的来源解析与减排技术成为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滨海湿地因其特殊的环境特征——人口密集、氮污染负荷高以及活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被认为是N2O产生、还原和排放的关键区域,在氮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董宏坡研究员的学术报告系统阐述了滨海湿地N2O代谢的研究进展:首先详细介绍了反硝化功能菌群的基因型-表型特征及其代谢机制,并展示了研究团队在构建N2O代谢微生物资源库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次重点揭示了好氧甲烷氧化菌(MOB)在滨海湿地N2O排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碳氮耦合循环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研究还发现温度梯度对河口生态系统具有差异化调控效应,具体表现为近岸与远岸水体在氨氧化速率及N2O产生动力学上的显著分异;此外,团队通过结构生物学手段解析了氨单加氧酶(amo)的三维结构及其催化机制,为深入理解氮转化过程提供了分子基础。

该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报告结束后,董宏坡研究员与到会师生就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后续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会结束后,董宏坡研究员听取了胡好远院长关于学院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的介绍,并参观了学院科研实验室。

董宏坡,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厦门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联合培养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驱动的碳氮循环和微生物生理代谢功能研究。在滨海湿地阿斯加德古菌多样性及其与地球演化和真核生命起源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Research Article 发表在 Nature 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部级项目 4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 24 篇,其中 Nature index 期刊7 篇,包括 Nature, lSME J(2篇),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等。入选广东省扬帆支持计划。现任上海市微生物学会海洋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特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